我的上高

战争片大陆2017

主演:田小洁,耿黎明,易勇名,朴俊铭,张宇飞

导演:钱泠泠

 剧照

我的上高 剧照 NO.1我的上高 剧照 NO.2我的上高 剧照 NO.3我的上高 剧照 NO.4我的上高 剧照 NO.5我的上高 剧照 NO.6我的上高 剧照 NO.13我的上高 剧照 NO.14
更新时间:2024-04-15 05:57

详细剧情

  电影《我的上高》以上高会战为背景,再现了上高会战时期,上高普通民众支援抗战、痛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段感人故事。闻名中外的“上高会战”又称“上高战役”或“锦江会战”,被称为是上世纪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1941年3月,驻南昌的34师团大岛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中国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34师团扎进4个中国军的合围圈,是为“上高战役”。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日军15000余人,日军自报伤亡千余人。

 长篇影评

 1 ) 地方官员的操守与担当

《我的上高》,讲的是日寇进犯上高县,黄县长动员全县百姓支援前线,最终击退日寇,取得上高会战胜利的故事。主人公黄县长有着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典型优点:注重节义,廉洁奉公,公正无私,爱民如子。“保境安民”是他做所有重要决定的基本出发点。他常说,“文人总是需要一些体面的”。大战前夕,他在重庆任高官的同乡骗取了他的信任,买走了上高县五万斤粮食用以走私。他知道真相后不顾同乡权势将粮食全数没收,只为稳定粮价,安定人心。他也怕死。大战前夕,他会频频被噩梦惊醒。日寇炮弹炸响,他也会吓得紧紧缩在战壕里。但“我是上高县父母官”的意念始终在他心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所以他会主动申请支援前线,所以他在被炸弹惊吓后会迅速调整状态,撑开他随身携带的象征着地方官员尊严的黄伞,屹立在战壕上,让经他动员一起支援前线的民夫们能一眼就看到他的存在。他给夫人寄了只有八个字的家书:“城破投河,魂归故乡”,表明了他誓与上高共存亡的决心。这些举动感动了上高会战的总指挥罗卓英将军,也深深的感动了我。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保境安民”,中国传统地方官员的朴素政治理念,在现今也并不落伍。爱民之官民必敬之,亲民之官民必爱之。地方官员只有心中有人民,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才能更容易地实现自己的政治追求。

 2 ) 君子如玉 古人诚不欺我

说句实在话 这部片 让我看得很舒服 太深的东西 我能感受到却因读书少而怕表述不到位 所以也就不过多过深的去表述 但那种从酸寒而质变成伟岸的 过程 让我有种膜拜的强烈感触 对士人的膜拜 对华夏传统文化的膜拜 哦 还有种浓浓的亲切感 化不开 犹如置身于高悬而下的丝绸帐中一般 清冷而和润 柔绵而坚韧 君子如玉 古人诚不欺我

 3 ) 我的上高

影片中的冲突、对抗、斗争,首先是他和罗将军之间的较量,还有他和张师长之间的争锋。其中,最核心的是思想的比拼,这就是主题《孟子》里的仁政,仁者无敌的思想。仁政也包括了他对公道的坚持。所以,我认为这部影片所讲的是对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黄清谷,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我认为,共产党员的身份只是锦上添花。

 4 ) 电影《我的上高》手法精致

电影《我的上高》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 手法很精致地用小成本电影的各种手段,从各个角度再现了国难临头背景下读书人,中国人的风骨。 没有煽情,却会流泪。 特别喜欢片子中仿佛已快在中国大陆失传了的“酸儒”表达方式,含蓄,温和却坚定有礼。

电影画面简朴沧桑中带有很浓的文艺美感。 最喜欢县长夫妇俩那种近似卡通片的呆萌互拜。好像丰子恺的漫画。

重点细节是主人公是我党员。原本以那种惯常的非主流思维,一下就觉得这个细节有点围合甚至搞笑。 但历史上这个人物的确是中共党员。这就让这个主流剧的弘扬手法显得更高级了一些。从一开始的兵民矛盾到后来的雨水情深,同仇敌忾,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弱小的父母小县长,凝聚并且点燃了小民心中的正能量,让它成为一种强大坚定的决心。上高战役是抗日期间比较少的几次漂亮的胜仗,最后的战役胜利从电影里感受,就是弱小的正能量汇聚成的洪流战胜了强敌。真实可信。 电影里大爱和小爱都表达的很朴素真实,不带“喧哗”。要打仗了,黄县长要离家带民夫去助战前跟老婆说:“你是读书人的家眷……” “……别去城门口买菜,别人会以为你想跑……” 临走前吃夜饭,给老婆夹个菜,用手按住,不让老婆再递给孩子,这种无声的爱,细腻感人。

主演田小洁演得好,电影台词和处理手法像中国文人画那样,含蓄淡泊却很精致一丝不苟。手法比常见的弘扬剧要“高级”一些。

这个电影的题材一般来说不怎么会吸引我,刚开始是画面的美感和演员的演技让我没有立刻换台。后来才渐渐被剧情吸引一直看到感动。 很像电影情节本身的推进模式。 是真正的读书人和真正的中国精神内在的“深厚”自带的气场在特定环境下释放出来的能量,没有天天做秀须必备的浮夸。

(也很喜欢罗将军这个角色的演技。 他冷漠高傲的个性和正规军形象与黄县长酸儒形成的反差很带戏剧性。 给片尾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必胜的决心和力量做了很有张力的铺陈。

小县的秘书,拎个包,跑来跑去也是个精致的细节。)

 5 ) 文人风骨,民族脊梁

小成本电影,没有明星,投资也很小,群演也就几十人,道具也很一般,但是充分把文人的儒雅,风骨,傲气和中国传统文化演绎的淋漓尽致。对白有古人之风,虽然之乎者也,但是韵味十足,正如电影中所说,效仿宋明时期文人,那是读书人最向往的时代。历朝历代只要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何愁民族不盛?何愁国家不强大?任何敌国也不敢小觑。

 6 ) 这个故事简介,差一点错过一部好电影

没看之前,还以为是以讲“上高会战”为主的战争电影,但看完电影,才知道是这部电影主要是讲上高县长黄清谷如何在“上高会战”前后时期治理县城,帮助军队守城的故事。

感觉电影简介有点误导,导致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有点期待落空。

建议片方还是改一下故事简介吧。

当然,虽然这部电影描写战争的场面非常少,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好电影。

故事从黄清谷上任开始,把县政府办公大院腾出来给学生当教室、为受国军士兵侮辱的妇女申冤、为受国军士兵滋扰的百姓请命、大战前夕和故人道别、大战时带领民工修筑工事、与“上高会战”罗总司令惺惺相惜……,娓娓道来,没有一处不体现细节,没有一处是闲笔(如果忽略转场空镜头的话)。

更难得的是,作为一部主旋律的电影,内敛而不煽情(看多了主旋律煽情电影的我,真是洗了眼睛)。

也不是没有争议的,以现今的眼光来看,仁政、贞节牌坊这些当然是封建传统的思想,但抛开时代背景谈三观就是耍流氓,满清灭亡也就短短几十年,上高地处偏僻、民风淳朴,又正临大战前夕,我以为,黄清谷那样的治理方式是最好的。

难道不顾民情国情,到上高搞“新文化运动”、讲封建残余毒瘤思想吗,那才是害民乱民啊。

故事虽然短,但意味深长。

最后,如果政治不那么正确就更好了。

 短评

拍的什么啊!

8分钟前
  • 小猪佩奇
  • 很差

不太写实~

12分钟前
  • 康报虹
  • 较差

2017年3月8日 20:15于CCTV6首播。城破投河。上高老表,罗司令,黄县长

16分钟前
  • 李白乘舟不给钱
  • 力荐

君子的风骨与力量,和军人的交锋还挺有意思的。

20分钟前
  • 雪后林中有鹿
  • 还行

此剧最大问题是,县长那套修身合板的中山装!唉..........其他的嘛,演员用力,剧本用情,历史用真,观众用心!

25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上高会战,文系为主的战争片,以文人的视角、以文雅的方式、以家乡的情怀表现战争。

27分钟前
  • Zola
  • 推荐

风骨,耿介,高傲,克制,缓慢,古雅,全都是:赤子情怀,青山英烈。

30分钟前
  • 荆棘鸟
  • 推荐

故事挺好的,但作为电影这分数太虚了吧……

34分钟前
  • 食野之苹
  • 还行

所谓仁政,就是轻徭减税,让百姓精做土地,教导子弟孝悌忠义。感受仁政教化的人,有忠信,知廉耻,遇事才能向前;而不施仁政者,人民就不支持政权,就会背叛。故仁者无敌,唯有仁义。形而上主题,竟从一部小制作得以体现,且完成度极高,让人惊喜感慨。烂片原因各异,好片却必然是各方面都好。五星鼓励。

36分钟前
  • Olivia
  • 力荐

出乎意料,这部电影虽然一看成本就低,但拍得还挺用心的,前半部虽然有所粉饰,但填补了抗战戏的空白,甚至有点历史影像志的意思,而看到结尾,虽说肯定是我多心,居然想起了《七武士》……

41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还行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啊!” → “后世的人们,你们还会记得那些战死的兵吗?你们还会记得那些淳朴的上高老表吗?” → 一度把我看得泪腺触动,可惜电影受于成本等条件的限制没能拍得更精致考究一些,尤其是战争场面,只是用一些稀少戏份或台词字幕交代。尽管如此,《我的上高》作品的诚意于我而言依然胜过某些大投资国产战争片。

4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同样是在王阳明立功的江西,战争中一个小知识分子的功、德、言,用电影语言描绘了读书人的理想。

45分钟前
  • 山中行者
  • 力荐

cctv6两会期间放的,居然讲的是国民政府的清官,这种主旋律电影居然看的极其过瘾,在任何时代任何政权下这种官吏都是人民的福气。

47分钟前
  • 三千叫兽
  • 力荐

怎样用最少的经费拍出来一部好作品。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说,可以给到满分。

51分钟前
  • 竹傲风
  • 力荐

1941年3月 江西南昌,闻名中外的“上高会战”又称“上高战役”或“锦江会战”,被称为是上世纪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选材角度很不错,没有讲前方战场战斗有多么激烈,也没有描述后方老百姓有多么困苦,而是用儒家思想的县官怎么维护战乱时老百姓的生活,之后如何安排老百姓支援官兵打仗,军民同心的故事

54分钟前
  • pepper 安
  • 还行

央六,娓娓道来,好县长!

56分钟前
  • keke
  • 力荐

朴实无华的故事与镜头,传递着真情。

1小时前
  • 半城风月
  • 还行

1 意外的好看。2 影片节奏、影像都很节制,可是传统文化得以空前呈现。

1小时前
  • 狂飙柔情
  • 力荐

黄县长的说话做派,温文儒雅,有礼有节,上高的老表们也很淳朴,有着真正的民国范儿 。每每想到,历史上有过这般国家虽内忧外患,民众却民气十足的年代,就觉得真心的向往与怀念。最不能忘的是,黄县长说,很多年以后,会有人记得我们吗 ? 他的声音里,有种淡淡的悲怆。

1小时前
  • 冬青树
  • 力荐

非常难得的本土题材+传统主旋律+战争电影,导演用100分钟告诉大家什么叫克制, 几乎能与市面上所有的商业电影形成鲜明对比,但也没有落入文艺片矫情造作的俗套,我非常喜欢!

1小时前
  • ev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