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狂花2017

剧情片印度2017

主演:Pallavi、Sharda、薇迪亚·巴兰、Gauhar、Khan

导演:Srijit、Mukherji

播放地址

 剧照

更新时间:2024-05-24 08:34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这种题材百看不厌

本来是冲着威迪亚.巴兰来看的,刚开始演的妓女那一段,以为是和勒克瑙之花一样的剧情,可是后来画风一改,变成了印巴的历史问题,节奏也变快了,看到最后真的是很伤心💔,又恨起了英国这个搅屎棍国家了。片子讲女权,精神,历史和友爱,这种题材的片子我真是百看不厌啊,前不久看了一个和这个题材差不多的但又有限些不一样也很喜欢,推荐给大家,叫做《末路狂花》

 2 ) 闭上眼睛全是电影里的画面

现代里老人家宽衣从流氓手中救出少女,印巴分治时少女宽衣从政府手中救出亲友,是否还是能体现出一些社会伦理道德……闭上眼睛全是那条血淋淋的狗那个一个人演绎了一群人的男人那群勇敢放肆的女人……悲壮惨烈,王在武力与权势面前放弃了尊严选择坐在王宫里当个傀儡,一群最不被社会所容让的人,在自己的家里奋战到了最后一刻,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在自己的家里做个女王……剧情是用力了些想传达的信息也多了些,但不乏震撼。

 3 ) 拥抱毁灭

直到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才发现,看错了,因为片名一致,阴差阳错地看了部印度电影。

不过,好在这部电影也不差,没有浪费时间在一部烂片上。

这部电影的大背景是英国撤离对印度的统治,但也是印巴分治的起点。一条简单的界线将人口、财产、种族、宗教割裂开来。但偏偏有这样的一家妓院位于这条分割线中间,一间这样难登大雅之堂的妓院。

在外,一个人有自己的种族、宗教信仰、社会地位,但到了这家妓院,一切都不存在了,除了交易。贝格姆夫人将被抛弃的女人解救出来,建立这家妓院。有个冠冕堂皇的老师,曾经想开化这些妓女,而真正的目的无非也是钱色,可谓虚伪到了极致。女人好像在这些政治事件中总是缺乏话语权,总是处于被抛弃、被蹂躏的位子。

在这家妓院里,集聚了被抛弃的女人,它当然是个交易场所,但也是个避难所。当印巴分治的政治线划下的时候,任何的抵抗显得都很无力,结局也不意外,妓院被烧毁,而贝格姆夫人和这些女人则一同葬身火海。

 4 ) 女性的乌托邦,只是一个避难所

观看这部影片的原因完全是个乌龙,我本来想看的,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个末路狂花。关于那部电影,我知道的只是它的名字以及它和女性主义相关。所以打开这部电影时,我没有觉察出任何异常:多么女性主义,多么末路,多么狂,多么花。每一条都很符合嘛。

回豆瓣一搜影评,才一拍大腿,悔之晚矣。诶不对,我给五星我悔什么。

无心插柳柳成荫,管它是不是重名。这是一部很好看的女性主义作品,我在观影过程中几度落泪,这在2021年尚属首次。

印度的宗教矛盾由来已久,1947年,英属印度开始印巴分治,印度教徒留在印度,穆斯林留在另一边——巴基斯坦。而贝格姆夫人的妓院就正好处于印巴的分界线上,故事围绕着政府使用各种手段试图拆妓院,贝格姆一方拼死保卫自己家园展开。

非常讽刺的是,这座妓院是印度极乐净土,种姓制度、宗教冲突在这里都不复存在。

这不是一家普通的妓院,它是家暴庇护所,是养老救助站,也是福利院。妓院中每一位女性,都曾经遭受男性的暴力、凌虐和抛弃。她们组成了以贝格姆夫人为首的女性互助群体。

但与男性并不是完全隔离的,萨利姆会惩罚不守规矩的嫖客,土邦王会保护这个妓院不受外界搅扰。

也许这算是不够女权的地方,如果贝格姆凭借的不是身体,而是策略、手段和智慧会不会更好一些?

在剧作上缺点挺多,有几个细节不吐不快(当然也可能是我没看明白)。

一、老师的黑化比巧克力融化都快。影片为他的真诚、善良、普爱铺垫了很多,他长时间来妓院,带来礼物、关心和知识,和贝格姆夫人并无单独的感情线。他对贝格姆夫人表白很突然,因为贝格姆夫人言辞委婉的拒绝就彻底站到对立面,简直unbelieveable。不是不可以因爱生恨,是如果爱更深切,心理更病态,恨的理由才更坚实。

二、强奸犯警察闪现同理心。一个围堵逃难的妓女第一反应是脱裤子的人,因为年纪与自己女儿相仿的女孩主动脱衣服就痛哭流涕,放下屠刀。良心要是这么容易发现,你前面脱什么裤子。

三、片头和片尾,拉德莉变老之后,威慑流氓的方法是:脱衣服。我真的地铁老爷爷看手机。她小的时候那一脱,是很震撼的。在那些强奸犯眼里,越是年轻越是漂亮的肉体越有吸引力,所以小拉德莉脱衣服来保护母亲是成立的。而在她老了之后,这一脱意欲何求就很迷惑。

四、孩子快被打死了,妈妈在房间睡觉。当每一个女性为了保卫家园在战斗时,阿妈仍然躺在床上。

五、除了贝格姆夫人,其他女性角色没有太多刻画,只刻意安排了两段并不深入的悲剧爱情。

虽然在观影之后,想到了如上的电冰箱问题。但不能改变,我为和警察对峙时每一位女性手里的弯刀而落泪,为小拉德莉恐惧又绝决的眼神而落泪,为“妓女也许没有丈夫,但她有女儿”而落泪。

太多的影视剧在描述女性之间的竞争,她们相互厮杀只为了得到男性的宠爱,男性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这是很多年来持续的男权自恋的表达。

事实上,女性之间的友谊、女性之间的体认、女性之间的共情、女性之间的互助都真实存在并且值得书写。只不过我们从来没有掌握过话语权只能任由他者来定义。

这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五颗星当然是有主题的加成。我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电影,至少让我的下一代明白,女性并不等于弱者。

 5 ) 《末路狂花》——是ji女,更是战士 :宁愿有尊严的死也不要屈辱的活着

《末路狂花》情节曲折跌宕,影片中每一处危机的化解都十分巧妙,也颇令人震撼。影片一开头,一对年轻的情侣搭乘夜班公交车回家,途中突然上来了几个小混混,将两人拖下车,企图施暴,这一幕使我想起了2012年的“印度德里黑公交轮奸案”,就在我以为两个人也将面临德里黑公交车轮奸案中的小情侣的悲惨命运之际,一名八旬老太挡在了女孩儿身前,慢慢褪去了自己的衣衫,赤身裸体地站在小混混面前,以这样一种方式“吓”跑了小混混,救了小情侣。

看到老妪作出这一举动之时,我是震撼的,而且感到很意外,但老妪的眼神是那样坚定、决绝,便也知道了故事没有那么简单。

故事的真正开始是在印巴分裂时期,在所谓的“印巴交界线”处有这样一所ji院,贝格姆夫人本是一个寡妇,后被人ji院,凭借出色的歌喉和琴艺成为高级ji女,最后回到了家乡办了这所ji院,专门收容那些无处可归的可怜女人。ji院里的女人大多经受过强暴,不能为家族所容,这里是她们工作谋生的场所,更是她们唯一的家。

在这所ji院里,种族、宗教、地位都不重要,印度门徒、穆斯林、婆罗门、贱民、官员没有区别,甚至连国家独立自由这样举国欢庆的事情,和这群女人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贝格姆夫人有着超乎寻常人的清醒和觉悟,在老师以及所有一起欢呼庆祝时,她说,“自由和独立仅仅是对男人们的,女人甚至没有虐待人的自由,对于ji女来说,每天都是一样的。”

可事实上,国家独立这种事情并非和她们毫无关联,只是这种关联并不值得庆贺,而是灭顶之灾,女人们不得不为了可笑的“拉德克利线”和800多万流离失所的底层人一起搬离赖以生存的“家”。

起初,她们也想要寻求强权的帮助,不惜奉献出心理创伤尚未痊愈的纱布给土邦王“享用”,然而土邦王掌权的时代已经过去,就连土邦王自己也面临着“生存危机”,再也无法为ji女们提供庇佑。按照正常的逻辑,这个时候她们搬离ji院,换个新地方生活也未尝不可,但是贝格姆夫人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像妈妈故事中的章西女王一样,为尊严而战。

镜头中,女人们和政府官员剑拔弩张,毫不退怯,风乍起,ji女们长发飞扬,宛若征战沙场的勇士。她们虽是ji女,却像战士一样勇猛地捍卫着自己的家园,直至最后走进火场也没有让敌人占到分毫便宜。

贝格姆夫人放走了两个孩子和她们的母亲,在警察拦住三人之际,最小的女孩子勇敢站在母亲身前,她一点一点褪去身上的衣物,赤身裸体地站在警长面前,吓退了脱得只剩下一条裤衩的警长,保护了自己的母亲和亲人。

小女孩的形象和影片开头的老妪重叠,警察和流氓形象重合,当权者践踏人民尊严,整个国家如同一个硕大的ji院,普通百姓苦苦挣扎却无法逃离。这群可怜的女人们凭借着自己微博的力量,有尊严地死在了自己地领土上,她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成了她们最后的葬身之地,成了她们的坟墓。

这部影片着重描绘了以贝格姆夫人为首的ji女们,是又一部典型女性群像戏,但其中过于注重对女性角色的描绘,男性角色便沦为了“工具人”,为了“坏”而“坏”未免有些单薄无力,两位修建分界线的官员形象过于单薄,笔墨甚少。

明明实际上他们两人一人母亲差点遭受lun奸,而另一位分属于“巴基斯坦”的官员则亲眼看见着妻子被人lun奸致死。施暴者本是受害者,却并未对二人的人性作过多展现,他们甚至不曾去了解可怜女人们的历史,就做出了一系列“坏”的兽性行为,最后的忏悔死亡也有些莫名其妙,并未多作说明。影片至此戛然而止,匆忙结尾,女人们的斗争也仅停留在斗争的层面,余味不足。

 6 ) 印度人居然用妓院来形容自己的国家!

我一直都觉得印度人的价值观是挺另类的。

《隐身侠》中,男主角被坏人胁迫,杀害了无辜的人,他可以没有半点负疚感;《在喀布尔快递》中,主角们竟然对恐怖主义分子产生感情,还协助他逃跑;《爱,重头再来》中,更是公然称呼黑人为猩猩......这也是我喜欢印度电影的一个原因,因为它总能提供一个看待事物的全新角度。

但是《末路狂花》还是让我纠结了半天!

《末路狂花》讲述的是印巴分治期间,一群妓女的故事。妓院正好位于印巴分界线上,政府为了顺利设置边境护栏和关卡,施压让她们拆除妓院,妓女们不答应,于是发生了冲突,最终妓女们在一番抵抗后,与妓院一同葬身火海。

影片用妓女守卫妓院,宣泄出反对印巴分裂的情绪,用妓院的毁灭,隐喻印度次大陆的最终破碎。

于是乎,在片中,妓院自然而然成为了国家的对应体,然而,用妓院来形容国家,这合适么?

国家是人民的家园,所以妓院要成为对应体,必须突出“家”的属性,这一点上,影片花了不少心思。

片中的妓女,并非由妓院主人贝甘姆·詹用金钱购买而来,她们都是由于各种原因,或丧偶、或被强奸等等原因,被主流社会抛弃后无家可归,流落至此,随后被贝甘姆收留,开始从事妓女这个行当。

因此,片中的妓院其实也是一个收容所,曾经无家可归的女人,在这里有了安身立命之处。

不但如此,妓女们的关系非常融洽,她们互相关怀、照顾,如同亲人一般。

因此,对这些妓女来说,某种程度上,妓院就是家。因此,她们才会对妓院被拆除,反应强烈,因为没了妓院,她们将再次回到流离失所的境地。

如此看来,片中的妓院真的可以用来形容国家?非也!

妓院再怎么特殊,终究是妓院!它是一个出卖肉体的场所,女人们在这里活了下来,但也丢了尊严。

影片中的妓院,尽管被赋予了“家”的属性,但依旧保留着妓院本身的特质,家是一个褒义词,妓院基本来说是贬义词,褒义词里容不得半点贬义,但贬义词里却能保留些许褒义。

就好比白面粉里,掺一点煤灰,它都不能算白,煤灰里,掺一把白面粉,它依旧是黑的。

所以妓院可以是家,但家不能是妓院。在这种无法相互对应的关系下,是不能用妓院来形容家的,更别提是国家了。

何况,片中妓院为家的情况是特殊的,甚至来说是无奈的,对这些妓女来说,她们心中真正“家”的含义,未必就是这所妓院。

最后企图跟男老师私奔的那个妓女,就很好证明了这点,妓院并不是她理想的“家”,只是一个无可奈何下的落脚点,她还是想回归传统的“家”。

不但如此,片中还有一个最大的疑问,那就是这些流落至此的女人,是不是真的愿意当妓女呢?影片没有交待。

贝甘姆为了保住妓院,求助于当地藩王,藩王提出要新来的女人陪睡作为交换条件,最后年轻的莎伯娜姆被众人倒行拖拉着,出卖了一次肉体。

可见,起码莎伯娜姆是不愿意做妓女的。她当初是因为被轮奸,被家人抛弃,妓院收留了她,却依旧强迫她进行违背自己意志的性行为,简直是二次伤害!谁又比谁更高尚?

莎伯娜姆的遭遇,让影片煞费苦心替妓院营造的“家”的氛围,瞬间毁灭,妓院依旧还是那个妓院啊!

因而,即便是在影片搭建的框架里,妓院都很难用来形容家、国家。

当妓院和国家的对应是不成立的时候,整个故事也就崩塌了,待到影片用章西女王对抗英国殖民,来比喻妓女守卫妓院的行为时,真的让人觉得很荒谬!前者维护了民族尊严,保卫了家园,而后者守卫的是自己的卖肉场所......

影片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该将主角设定为一群妓女,如果她们是一群普通的女人,那么这个故事就没毛病了。

这种设定大约是为了增加戏剧效果。

好比《异形》、《生化危机》这种需要打斗求生的影片中,会设定一个女性角色作为主角,因为女人从生理结构上来说,属于弱者,当弱者表现出强者的气势、能力,那么就会因反差,形成很好的戏剧效果。

选择妓女也是如此,妓女由于卖身通常被认为是道德堕落的,于是当她们作出一些高尚的行为时,也会形成很好的反差,增加戏剧效果。《金陵十三钗》中便是如此,妓女们为了解救女学生,勇敢的牺牲了自己,让人唏嘘不已。

本片显然想用妓女勇敢保卫妓院的行为,反讽那些大人物、大男人对印巴分裂的无能。

但问题是,妓女保卫妓院,就是保卫卖肉场所,似乎卖肉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隐隐中有洗白的嫌疑,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就人类文明的现状来说,要洗白妓女卖身的原罪,是不可能的,就拿我来说,我不会歧视妓女,她们靠自己吃饭,又不伤害别人,但是我无法赞同出卖肉体的行为,因为这有损尊严。

影片似乎还有意表现一下女权主义。当众人欢庆印度独立时,贝甘姆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因为她觉得,国家独立的只是男人的独立,女人并没有独立。

这种想法,一开始感觉挺高明,但仔细想想,逼格很低。因为,女人没有获得独立,并不是不爱国的理由啊!更进一步来说,贝甘姆的思维,是放弃了女人爱国的权利,认同了国是男人的国。

贝甘姆对男权的态度,是一种消极抵制,而不是一种积极反抗,这是她自身的局限性造成的,她充其量就是彪悍的对抗欺负她的男人,而不会想到,有一天女人也能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种没有发育成熟的女权主义,无形中,讽刺了这群妓女,她们有勇气,拿着枪和男人对干,甚至牺牲生命去保卫妓院,也没有想到争取女性的合法权利,如此,又有什么底气去讽刺男人们没有阻止国家分裂呢?

还有,我一直不认为女权主义,就是和男人抬杠。讲道理,把分界线上的建筑拆除,设立边防护栏和关卡,完全是合理的行为,妓女们应该和政府商谈拆迁的赔偿,而不是执拗的当钉子户,难道就因为官员都是男人,所以非要和他们对着干?

女权主义不应该是无理取闹的。

——————————————————————————————————————

想看更多有关印度电影的评论,欢迎订阅公众平台“Indianmovie”。

 短评

有些情节用力过度,但仍值得一看。

7分钟前
  • 是蟹
  • 还行

我居然没有标记看了很久了只记得巴兰特别有魄力性工作者也是有骨气的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

12分钟前
  • 漫漫云端
  • 推荐

女主角演得太好了!悲壮崇高,希望仍有勇士,希望自己能成为勇士。

15分钟前
  • 豆瓣猜错了
  • 推荐

很敬佩她们的精神,但是前面铺垫太无聊,后面又很混乱,整体比较一般。

20分钟前
  • 听风不是嘀嘀嘀
  • 还行

哦,shit!

25分钟前
  • NewStruct
  • 还行

印度好电影都拍的很深刻~

28分钟前
  • YN!ngC
  • 推荐

第一次在印度看电影,演员的表演都好到位!观众有点幼稚,看到暧昧镜头会吹口哨,不过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时候,还会很热心地鼓掌!

33分钟前
  • 阿拉伯江湖骗子
  • 推荐

白左电影。

34分钟前
  • 松萝
  • 很差

控诉男权社会、印巴分裂和现代民族国家对人的支配,情节宛如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甚至更离奇夸张

36分钟前
  • mate
  • 推荐

价值观有点混乱哇~~~~~~~~~~~~

40分钟前
  • 绯色_神仙
  • 还行

看过的印度影片中少有的女权题材影片。无疑,VB是最适合这类题材的女星之一。在一个妓院体现印巴历史……很新颖。

44分钟前
  • joe990
  • 还行

女权电影,大姐大

48分钟前
  • 碎叶
  • 力荐

有些场景简直拥有灵性,在沉稳的基调中,让讲述更加有力量有凝聚性,让节奏更加稳健。硬伤同样明显。很多地方显得稚嫩、刻意而且这些地方被有意放在前面,有价值的东西成为了背景板。平衡性显得很畸形。加加减减,由8+改为8到8-

51分钟前
  • 妍春
  • 推荐

5分,题材还不错,但是有点用力过猛。

52分钟前
  • 布拉德皮邪
  • 较差

割裂的国家背景下,一家妓院的存亡倒是提供了一个缩影。

57分钟前
  • Banjin
  • 还行

整体效果很神一般,演技气氛到位,时代背景的隐喻功能盖过了一些情节上过度的刻意的瑕疵。可以一看。印巴分裂英国这根搅屎棍造孽太多了吧

1小时前
  • teresa
  • 还行

确实有用力过猛的地方,但是震撼的桥段太过震撼。除了高潮以外,begum唱歌与巴吉特那两段都又美又苍凉。

1小时前
  • 力荐

My bodyMy houseMy country My rules

1小时前
  • yhtacshy
  • 推荐

本来想看的是非常著名的那个末路狂花,看完上豆瓣才发现闹了个乌龙。虽然题材不算新颖,故事讲得也不是很好,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身为女性可能对女性互助的主题格外有共鸣。“妓女可能没有丈夫,但她有女儿。”

1小时前
  • 金鱼开
  • 力荐

如果了解历史的话,其实中国也有几处边境地区因为英国殖民和瞎画线的原因导致边境人们流离失所、女人被强奸、民众被杀害,甚至发生屠杀事件。十几年前这类新闻国内报道还是不少的,近几年来好像没什么消息。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导致中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尼泊尔、泰国等等都有领土纠纷。本不是同一民族却成为了他国国籍。边境地区一直有战乱、矛盾。

1小时前
  • chenrui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