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

战争片英国2007

主演:詹姆斯·麦卡沃伊,西尔莎·罗南,凯拉·奈特莉,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布兰达·布莱斯,哈丽特·瓦尔特,朱诺·坦普尔,阿尔菲·艾伦,帕特里克·肯尼迪,彼得·怀特,瓦妮莎·雷德格雷夫,萝玛拉·嘉瑞

导演:乔·赖特

播放地址

 剧照

赎罪 剧照 NO.1赎罪 剧照 NO.2赎罪 剧照 NO.3赎罪 剧照 NO.4赎罪 剧照 NO.5赎罪 剧照 NO.6赎罪 剧照 NO.13赎罪 剧照 NO.14赎罪 剧照 NO.15赎罪 剧照 NO.16赎罪 剧照 NO.17赎罪 剧照 NO.18赎罪 剧照 NO.19赎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16:34

详细剧情

1935年夏天,来自一个宽裕的英国小康家庭的13岁的少女布里奥妮(斯奥里兹•罗南 饰)刚刚开始尝试写作,想象力丰富。一天,她暗中发现仆人的儿子——罗比•特纳(詹姆斯•迈克沃伊 饰)和她姐姐塞西利亚(凯特•奈特莉 饰)之间有暧昧关系,而且发现他给她写了一封充满情色意味的情书。布里奥妮丰富的想象力虚构着各种可怕的事情,浮想联翩。当她的表姐罗拉被强奸后,布里奥妮相当肯定她看到是罗比做的,这次指证使罗比蒙冤入狱,留下伤心欲绝的塞西利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出狱后的罗比和塞西利亚都投入了保卫祖国的战斗,布利奥妮放弃到剑桥升学成为一名军队医务人员。没有人能理解她的做法,只有她知道她怀揣着巨大的秘密和自责。她鼓起勇气,想把这秘密解开,能真正赎罪和得到宽恕。然而,世事幻变,出乎布利奥妮的预算。

 长篇影评

 1 ) 《赎罪》:虚构如何赎回生活



                          虚构如何赎回生活


    伊恩·麦克尤恩是如今英国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曾在1998年以《阿姆斯特丹》击败众多强劲作家摘取了令人艳羡的布克奖,彼得·查尔的斯称他为“我们时代英语小说界里在故事编织和风格建树上均卓有成效的作家”,而英国文学专家大卫·马尔科姆在《理解伊恩·麦克尤恩》一书中,引述了基尔南·瑞恩的话,说麦克尤恩的“黑色抑郁建构了他早期作品的风格,对即将发生的罪恶的阴冷迷恋,显现出他对爱欲力量和可能性救赎的理解”,而麦克尤恩近十年来对电影和电视的兴趣,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分水岭,他的小说也开始显现出某种变形”。《赎罪》是麦克尤恩2002年的作品,获布克奖提名。
    麦克尤恩继承了一个创作上的“伟大传统”,他喜欢把刚完成的书稿送给妻子看,的确,每个作家都希望自己某个心爱的女人能是第一读者,托思妥耶夫斯基不也是如此待遇他的安娜?自然,这次的《赎罪》让安娜莱娜哭了,这在之前是未曾有过的,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伊恩坚强的妻子?伊恩说,“一定是某些特别的东西。”肯尼斯·杜兰,《洛杉矶时报》的专栏影评人,如此评述小说,“作为一部确定无疑和深刻感人的作品,《赎罪》是当代最感人的爱情故事之一,它对摧毁和创造、分离和愈合的虚构力量做出了一次强有力的冥思。”
    经过3个月的艰苦赶制,由Working Title公司投资拍摄的电影《赎罪》终于在9月杀青后于英国首映。肯尼斯·杜兰说,“《赎罪》是那种不经常出现,即使是,也是很少能够强有力和忠诚地被转换成影像的小说。”所以它如同影史上众多名著改编的电影一样,注定还没脱胎就要争议不断,这种争议建立在一位创作者应如何架构文学和电影之间的微妙平衡,比如侯麦的文学化电影,或者像《老无所依》那样在原著之上张扬着对电影语言的理解和革新,而10月份上映的反响平平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则无疑见证了苏姗·桑塔格在《从小说到电影》中对电影改编的质疑,“似乎电影的本质就是把优秀的原著小说删节、冲淡、简化。”《赎罪》的争议还在于,在一个继1994年以来把世界电影活力极致化的2007年里,体现电影新美学的《老无所依》和《血色将至》在金球奖上惨败给《赎罪》,究竟意味着什么?
    《赎罪》讲述了布里奥妮为她在13岁那年,因为一则她所不能理解的爱情,而拆散了姐姐塞西莉亚和仆人罗比的幸福而做终生的忏悔。应该说,美国大部分主流媒体对影片均持相当肯定的评价,这种评价随着影片在一些大奖项上的多有斩获而貌似获得了一种主流的姿态,J.R·琼斯的话颇具代表,“在心理精确度上,《赎罪》是一个关于爱情和背叛的神话。”的确,它精致细腻的叙事显现了创作者对社会细节和人物情感洞察力的精到把握,从摄影、布景、剧本,到表演和执导手法,每个部分均流光溢彩,像是直接承自约翰·厄普代克评小说《赎罪》的特点:“美丽动人、气势磅礴”,但是否各部件都完美无缺,就能是一部机器性能优佳的保证?这个问题放在《老无所依》面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老无所依》同样改编自名小说(小说获普利策奖),同样细节丰富,同样有精雕细琢的摄影、表演、剧本等等,但它的独一无二显然来自导演科恩兄弟对传统类型片的精准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美的反类型片的法则,换句话说,《老无所依》在对电影语言的贡献上要远远优于《赎罪》,后者的优点则有赖于扎实的故事和引人深思的主题,而故事和主题恰恰是原小说提供的,而非电影创作者的才能使然。在这点上,F.R·利维斯一点都不过时,这位当年驰骋英伦三岛的英国大批评家,说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拯救》“是一部奥斯卡奖风格的作品”,作者“语气庄重地演绎了一幕爱与荣誉之间的对立冲撞,其缓慢而煞费苦心经营出来的富丽堂皇,更多的是意在令人心生敬畏而不是激动震撼。”听起来,多么像是在描述《赎罪》,又一部《英国病人》,但或许有人认为,由于《冷山》的导演缺乏对现代心理学足够的兴趣,必然导致《英国病人》在“爱情,战争,伤痛和背叛”等宏微观的主题上不及乔·怀特的第二部作品,有了几个重要奖项尤其是金球奖的肯定,这位电视节目出身的导演看来前景可嘉,但艾拉·泰勒似乎有异议,这位《村声》的主笔说乔·怀特两年前的处女作《傲慢与偏见》简直是糟蹋了简·奥斯汀,现在他再次以其华丽的彩笔毫无章法地张扬放大麦克尤恩对人物心理最为细腻、隐忍的刻画,“麦克尤恩密语的地方,怀特呼叫。在由打字机的韵律和战争的轰鸣共同铸就的一种歌剧般的恢弘声部中,麦克尤恩深刻而令人毛骨悚然的主题——虚构如何赎回生活——被怀特抛之路旁。”
    艾拉·泰勒对待乔·怀特或许刻薄了点,事实上,电影在某些方面的确是小说做不到的,我们看到电影的战争部分,即罗比参加英法和德国在敦克尔克的大战,它描刻了战争在肉体和精神上带给人的双重创痛,一个四分半的长镜头,随着罗比游走在梦魇般的海滩上,我们听到马匹的嘶鸣,枪声,悲戚的音乐,看到中枪倒下的马,天上飞的纸,受伤的士兵,老人、女人和无助的小孩,看到人们歌唱着对和平的渴望:“让一切平息,让战火远离,让和平穿越地震、狂风和大火……”如果说电影有过优于小说的话,那也是它“在捕捉战争创痕这点上比任何小说都要更加地鲜活”,战争部分强调了两种艺术形式的根本性不同,“小说家的最好朋友是一个静止的角色,而电影制作者的最好朋友则在动态中体现出其活力。”
    应该说说结尾。年老的布里奥妮已是一位出过21部小说的作家,对于1940年6月她向塞西莉亚和罗比道歉的情形,我们得知,是她在《赎罪》中虚构和创造的,“事实上,这一切也不可能发生,”她在电视台上做电影的最后一次忏悔,“因为罗比在1940年6月1日,敦克尔克大撤退的那一天,死于败血症,而我从没有得到姐姐的谅解,因为她在1940年10月15日就死了。”《赎罪》是她的第21部作品,但其实是第一部,它贯穿了布里奥妮的一生,成为一种追问:虚构如何赎回生活?以一种富于新意的收尾,电影把这个问题推向一个终极拷问的位置,但它的独特和意义应该属于作品真正的创作者麦克尤恩而不是乔·怀特,是麦克尤恩让我们知道“人性的关怀”的确是有其伦理价值的,“但是我的读者能从那样的结局中,获得什么样的希望和满足感呢?所以在生活中,我想让罗比和塞西莉亚得到他们渴望却没能得到的幸福,这不是逃避或者软弱,而是一种人性的关怀。我给予了他们幸福。”

 2 ) 独自和解

Atonement本是基督教的一术语,发明人是16世纪的圣经译者William Tyndale.圣经中关于救赎的概念是人通过耶稣基督,实现罪的原谅,以及人与神的和解。但是田代尔发现,英文中还没有什么词能代表和解(reconciliation)、原谅(forgiveness)的内涵,于是便生造了个词出来,亦即 at-one-ment. 所谓”at one”,就是指通过耶稣,人和神重新合一了,因为人也有神性的一面。人获得拯救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耶稣,实现与神的重新和好(being "at one", ment是将其变成一个名词的后缀。)

 《救赎》这部电影拍得很美,也在探究人犯下错误或者罪行后如何拯救的一个问题。二战前13岁少女布里奥妮刚刚开始尝试写作,想象力丰富。一天,通过窗户,看到仆人的儿子罗比•特纳和姐姐塞西利亚有暧昧关系,后来又发现他写给姐姐的一封很色情的书信。不懂世事但想象力丰富的布里奥妮于是便对罗比产生了反感,后来在表姐遭人强暴的时候,便诬陷罗比,害罗比下了大牢,后在二战中,罗比和姐姐塞西利亚都不幸死去,永远没有机会“终成眷属”。豆瓣上有个很有趣的评论标题,叫“文艺女青年害死人”。可不是嘛?懵懵懂懂又想象力丰富,未免就要胡乱指责,棒打鸳鸯。

这是个巨大的悲剧,那么救赎、原谅、和解这一切又从何说起呢?还得回到英文的at-one-ment这个“合一”的字上来看这些问题。

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之一,是罗比和两姐妹之间的“阶级鸿沟”,这在后来一场虚拟的三人会中,罗比也说得很清楚,指责妹妹因为他的出身,就草菅人命,不肯及时承认自己的谎言。诬陷之后,妹妹自己陷入巨大的内疚当中 ,当初看来很了不得的阶级鸿沟,在下狱以及随后的战争造成的人生灾难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妹妹也好,姐姐也好,都与一个低层的仆人的儿子和解了,此乃“合一”(at one) 之一。这是一个很“英国”的主题,就像劳伦斯《查德莱夫人的情人》一样,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阶层差异始终存在,甚至在21世纪的今天。我上次去开会,还听一个英国佬在那儿一口一声“某某勋爵”(Sir So-and-so)地在谈我们业内的一个牛人,在美国人当中,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但是反过来,我想英国人可能也嘲笑美国人的“没大没小”,没有这些阶级和层次的概念。这影片里的受害者是下层的罗比,但是他却在受害后,上了道德的高地,妹妹为之终生忏悔。她甚至放弃了剑桥的学习,去做一个普普通通,被人颐指气使的护士,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初无良的贵族家女子终于放下了身段,和普通人混为一体,“合一”了。

合一之二,是妹妹通过自己的创作,营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让姐姐和罗比在她的著作里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而现实的发展后来已经不再人的控制之下,谁曾料想罗比出狱后会去战场,会参加敦克尔克大撤退,会早早死掉?谁又曾料想姐姐会因为地铁里的爆炸意外死亡?虽然妹妹心存内疚,但是在理智上,她知道这是造化弄人,让两人无从结合,她很高兴她能通过她的生花妙笔,让两人在想像的世界里“合而为一”。

只是她心里到底还有歉疚,总觉得悲剧是她造成的,这样的忧伤无从消解,就如同那美丽的片尾,罗比猛回首的一脸忧伤。伤害的后果其实已经被沧桑的世事抹平,无奈伤害在心灵里造成的阴影却不能抹去。我看过的一个小故事,说父亲告诉儿子,生气想伤害人的时候就在篱笆上钉个钉子,后来篱笆上钉了很多钉子,父亲让儿子一一取走,指着那钉痕告诉他:生气就是这样,后来你可以原谅,可以和解,可是那生气产生的后果,那伤害却会长久存在,就如同那钉痕一般。所以爱要求人“不轻易发怒”。蒲柏说“人谁无过,能原谅者,神也”(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evine.)可是即便我们的过犯得到了原谅,我们可以重新被对方接纳,不说明我们就不需要承担过犯的后果。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概念,但是你去问任何牧师,他们都会这么跟你说。

这个影片中,其实最苦的还是这个妹妹,这罪与内疚感的捆绑,伴随了她的一生。死的早死了,生的人最苦。就如同苏格拉底临死前说的那样,他去赴死了,你们留下来,谁羡慕谁还两说呢。

这里就要说到合一之三,也就是妹妹在余生当中,究竟如何和自己的良心和解。由于战争的关系,她其实早早就失去了向双方忏悔,弥补过失的机会。更大的煎熬,是这种良心的长久谴责。这样的谴责使得她成了个深不可测的,神秘的女孩,她通过她的写作在自我拯救。从影片后来的专访上看,她一生写了二十多本小说。而这本《救赎》是她最早开始创作的,但是这个创作过程成了她一生的事,这书也是她大限来临前不久写就的封笔之作,天鹅之歌。作为一个少女,她的想象是一种臆想,毁了他人幸福,也负累一生,可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后,同样通过想象,她成了一个作家。她在这种几近“写作疗法”的终身苦修当中,独自和解。

这是一部很美的影片,我独自一人看完,胸中似有块垒,却落在这样“独坐幽篁里”的处境之下,夜深人静,就不用长啸了,写它一篇影片,好实现我自己的at one ment吧。

现在可以去睡觉了。

 3 ) 爱的狰狞与罪的延续

比喻是危险的,爱情源于一个比喻。
我一向膜拜于昆德拉语言的犀利,《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它暴露了一些爱情轻浮夸张的面目,在看似天高云淡,心心相映的爱之原风景里,处处埋伏着背叛与离别的狰狞。回头再看那些打动人心的美丽比喻,于是都变得轻描淡写。
所以,一开始就充满地动山摇般劫难的感情,那当然会更加沉郁着生活坎坷的经历。
同样是关于战争中离别爱人的主题,这部影片让我想起冷山镇的英曼和艾达,想起蓝桥上的玛拉和罗伊。在苦苦等待中呼唤回归的爱情,在触觉上总是冰冷的。而《赎罪》这个片名,似乎也是那场战争背后人类无尽伤痛和自省拯救的隐喻。

乔怀特的片子总是让我觉得有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唯美气质。就像是一幅幅色彩丰韵的油画,视觉是如此的清新艳丽,于是在那样明快的节奏下,我们便有了那个夏日的午后——陶瓷的水壶掉进水池,蜜蜂在窗前嘤嘤。柏莱尼情绪翻涌的注视着窗外暧昧的男女。
回迭的镜头以妹妹的视角重新闪现了她的心理。阳光从窗外透进,暑气浓郁而安静,然而庄园池塘旁的那一幕,如蜂刺一般扎进了这个敏感少女的心底。
于是也就不难解释了,柏莱尼后来夹杂着半边清醒半边憎恶的谎言的真实目的。那是一场微妙的因爱生恨的化学反应,在那之前还有一场相关的试验——试验的内容在如今的电视肥皂剧中曾无数次的出现过,她以寻死的方式检测他的爱意。
荷塘底的水草茂密,缠绕着少女的身体,她注视着向他游来的男人,微笑里隐隐透着欢喜。在岸边的野花丛中她追逐生气的他,她居然天真的以为自己达到了目的。
爱之深沉,恨之真切。莎士比亚笔下不是也有个掐死了自己妻子的奥赛罗将军。
所以,我们相信,在那个夜晚,柏莱尼其实看清了一切。
她之所以变得狠毒,是因为她品尝了什么叫做嫉妒。

柏莱尼是难堪的。她能控制她的小说和剧本中的男女主人公相爱却无法控制真实的生活。那些在她看起来不洁的东西和画面,比如姐姐在罗比面前的湿身裸体,比如那封拿错了的信,再比如罗比把塞西莉亚“钉”在书架上,那个犹如耶稣受难般隐晦的性爱造型,无不在以先验的方式确定了她想象中的“真相”——你必定是有罪的男人,你必须受到惩罚。
Yes,I saw him,I saw him with my own eyes。柏莱尼一遍遍的回答。
原本对罗比淡淡的少女情怀一瞬间变得如此狰狞可怖。这是爱的开始,也是罪的起源。
那个午后,一切发生的这样仓促。

我无疑是喜欢塞西莉亚的,她以真正的,倾尽一生的爱情去回报一封内容猥亵的信。我相信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有足够的机敏去分辨出那些猥琐字眼中的真情,更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拥有为一个“有罪”的男人与家庭决裂的勇气。她更是深情的,如果不是那场该死的战争,明天的明天之后,他和罗比的重逢,也并非什么遥不可及的憧憬。
沙滩上的长镜头雕出了那幅雄浑苍白的浮世绘,在绝望而末世的史诗气质里,犹如在海风里带着血腥味即将凋零的玫瑰。
敦克尔刻大撤退,可能是人类战争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战略转移。他保全了欧洲大陆上疲惫虚脱的士兵,但却没有来得及保全一段因为战争而苦苦挣扎的爱情。隔海相望的死亡,恋人们遥远而触不可及的苍白梦境,一回想起来总会让人心痛不已。
最关键的是,柏莱尼对于自己,对于姐姐和罗比的爱,从此再也没有任何能够挽救的契机。
  
“I gave them the happiness。”
面对镜头,老年的柏莱尼的声音在颤抖。
岁月的流逝依然没有让她积攒足够的勇气,除了编撰一段美好来表达她的抱歉,在战火纷飞的那段日子里,她仍然不敢走到姐姐公寓的橙色围墙下,说一声,“赛西莉亚,对不起。”

那个午后发生的一切,让她一生似乎成了一场祈求宽恕的漫长仪式。她放弃了剑桥大学,她选择了军队护士的职业,受伤的士兵让她一次次产生幻觉,后来,她还用一生来进行《赎罪》小说的书写。
的确,对善良的人来说,罪是延续的,它在生命中的纠缠,犹如带着毒刺的藤蔓,无奈之下只能希翼以生命来赎取心灵片刻的安宁。正譬如陀斯托夫斯基《罪与罚》中杀了老板娘的拉斯柯尔尼科夫,那种无法解脱的罪孽感,让他最终只能妥协于终身的苦难。
对于柏莱尼来说,她一直都很认真的清洗着自己曾经的过错——在我看来,她在意识到罪的刹那,她已被原谅。路加福音里说,若懊悔,便宽恕。一个十三岁女孩的心计和出于无知的邪恶,我想只能归罪于爱情本身带来的歧义,而无须承担更多的罪责,也无须遭受更多的惩罚。其实真正应该赎罪的,是那对在通奸几年后还若无其事结婚的男女,是在树林里杀死大批孩子的刽子手们,是发起让全世界九千万人丧生在绞肉机一样战争里的战犯。
只是柏莱尼的自省和救赎,让我看到了波德莱尔所谓盛开在人性之中凄美的 “恶之花”,那才是人类对于自身罪恶的唯一的拯救方法。

爱中的灵与肉,罪中的恨与罚。故事百转千回之后嘎然而至的死亡,依旧是阐述了没有毁灭就没有悲剧这个不变的真理。
无论是那个晚上亮绿色的连衣裙,落在门毯上银色星星的头针;还是最后分别时海边小屋的明信片,消失在街角那红色的十九路公车——爱情,即使最终逃脱不了生离死别的宿命,却也不总会以狰狞的面目反复出现。爱情的过往里遗失的美好,总是让人缅怀它的壮烈。
只是再恰如其分的爱情也敌不过时间的交错,敌不过战火纷飞时的折磨。也许《铁达尼号》的船员会说,一起在天堂里,那是比罗丝和杰克一个长命百岁一个呆在冰冷的大西洋底更美好的结局。可是渡边淳一的那杯渗入了氰化物的毒酒,却依旧让旁人为那对在冰天雪地里冻结在一起的爱人的命运而唏嘘。
只是死亡与永恒,那早已是爱情中另一个沉重而高尚的命题。

http://vincentzhangyue.blogbus.com/logs/17675964.html

 4 ) 佳片有约对《赎罪》的介绍词,写得不错。


在2007年,威尼斯电影节上,选择了一部英国电影作为开幕影片
有人说,这是一部有关爱情的影片,有最唯美的诗情画意;
也有人说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
所有的美好都被硬生生撕裂呈现在面前。
这里有古典的华丽和惊艳,也有现实的残酷和悲凉,
如果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那么假如有一天,这个撕毁别人美好的人,后悔了
希望获得当事人的宽恕和原谅
她能够获得救赎吗?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影片,是英国影片《赎罪》
一部典型的英国电影,会包含着什么桥段呢?
一部典型的英国故事,又有哪些标志性的内容呢?
这部《赎罪》,几乎包含了我们对英国电影所有的期待
这是一部到处弥漫着英伦气息的影片,这是一部最应英国气氛,最
英国面孔,最英国的故事
很多英国电影都散发着一种乡间庄园的气息
那里有华丽的陈设,精致的茶具,到处洋溢着优雅的气息
如果说英国的城市总是在下雨
但是对英国贵族来说,在他们的乡间别墅里,在庄园里,他们可以
得到明媚的阳光,也许是偶尔的一瞬间
他们可以在那里举办宴会,可以狩猎,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
英国的庄园,就像英国的一个小社会
那里有同样的严明等级,同样的各色人等,同样的各怀心事
《赎罪》的故事就开始于1935年,应该乡间的一个华丽庄园里
这里是布利奥尼和姐姐塞西莉亚的祖辈给他们留下的宅邸
午后的慵懒阳光投射在开阔的草坪上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尽善尽美
可谁也想不到,会有残酷的事情,
会在这个近乎唯美的小世界里发生
但是它就这么发生了
相信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
一定会被那个穿着白裙子的,古灵精怪的小姑娘所吸引
爱尔兰的小姑娘西尔莎?罗南
出演《赎罪》的时候几乎和片中角色年龄相仿
这也给她刚刚开始的表演生涯
带来了一个小小的高峰
布利奥尼这个既早熟有幼稚的角色
为她获得了奥斯卡年度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同时,金球奖等十几个有分量的电影奖
也把最佳女配角给了这个小姑娘
问到怎么能演好这个角色的时候
小姑娘坦诚地回答到,我跟她年龄相仿
只需要把自己变成她就是了
包括西尔莎?罗南,扮演的13岁的小布利奥尼
影片中出现了三个年龄段的布利奥尼
受到英国传统戏剧的影响
英国电影历来有群像电影的概念
也就是说,电影中的每个角色,无论主角还是配角
每个人身上都有丰富饱满的性格
每个人的表演都会很出彩
在当今影坛,谁被认为是最有古典气质的人?
答案就是《赎罪》中扮演塞西莉亚的凯拉?奈特莉
凯拉?奈特莉她一次一次在银幕上扮演了
具有优雅气质的应该女人
她最爱看的是上个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电影
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活在现代的古装英国女人
片中凯拉?奈特莉扮演的塞西莉亚
在晚宴中穿着的那条绿色晚礼服
被影评界称为史上最惊艳的电影服装
甚至有很多人在看完了《赎罪》之后,念念不忘的
竟会是她那条翡翠绿的长裙
赎罪的造型师设计这条裙子的原意
是为了突出这个人物敏感容易受伤的性格
所以哦用真丝的质地,做了这条裙子
除了能够展现出裙摆的飘逸和轻灵
真丝的脆弱质感也想塞西莉亚和罗比刚刚迸发
就被残忍撕裂的爱情
扮演罗比的青年演员,詹姆士・麦卡沃伊
则是近几年银幕上最具古典气质的男演员
很多观众惊叹,近几年来英国的银幕上
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样迷人的新星
拍摄《赎罪》乔・怀特第一时间想起了麦卡沃伊
当我读到他有一双乐观的眼睛这句话时
我立刻想到了詹姆士・麦卡沃伊
他确实有这闪烁充满希望的眼睛
总是能看到光明
出生于苏格兰的麦卡沃伊,身上透着一种
老牌英国绅士的古典做派
尤其是他那双顾盼流离的蓝眼睛
为了演好《赎罪》
他很快地掌握了上世纪40年代的英伦腔
对于他这样一个苏格兰人来说
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而《赎罪》这部电影,麦卡沃伊前前后后只看过两次
因为他对戏太过投入
尤其是面对着他深爱却不能相守的赛斯利亚
他总是在导演喊停后,任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英国历来也有把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传统
《赎罪》当然也不例外
但是与别的小说不同,赎罪曾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难改编成电影的
小说之一
洛杉矶时报的专栏是这样评述《赎罪》这部小说的
“《赎罪》是当代最感人的爱情故事之一
这部小说更多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和意识
文字的优势是影像所无法表现的
因为它实在是包含了太多人物内心的独角戏”
而究竟电影是如何忠实而精彩的再现小说中的文字的呢?
而当电影把小说忠实地搬上银幕的时候,
电影还做到了小说中文字做不到的事情
《赎罪》的故事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笼罩下的欧洲,
罗比蒙冤入狱,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监狱中的罗比选择了参军,期待着在战场上能建功立业
去换回他清白的名声,用荣誉去配得上塞西莉亚的爱
1940年,被派往法国战场的罗比,
经历了二战史上最著名的敦刻尔克战役
在表现罗比参加敦刻尔克撤退的情节时
小说《赎罪》用了几十也得篇幅,写了战争的残酷,颠沛流离
但是电影《赎罪》35岁的导演乔・怀特
用了一个完美无缺的长镜头,展现了这非凡的一幕
这个4分52秒的镜头,是今年来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震撼人心的一个镜头
虽然没有流血和枪战,但它却具备着
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场景中共出现了2000多个群众演员
摄影机的移位也长达数千米的距离
整个镜头,充分表现了人们焦躁 思乡 绝望的情绪
以及战争的残酷
为这个二战背景下发生的故事,增添了几分厚重和苍凉
一个人要经历怎样的炼狱和煎熬才能获得救赎
接下来,就让我们和布利奥尼一起,穿过时间的甬道
回到1935年的英国
那个洒满阳光的夏日午后

 5 ) 十年前的这部电影拍出了最好的敦刻尔克

本文已于2017年9月8日发表于桃桃淘电影公众号(ttfilm),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 ======================================================================== 2007年9月7日,《赎罪》在英国公映。 这部电影中有一美的蓝眼睛

奈特莉的绿绸长裙

还有最好的敦刻尔克长镜头

即使没有流血和枪战,在描写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镜头中,《赎罪》中的这个镜头也绝对是最震撼的之一。2000名群众演员,复杂的机位移动,不到两天的拍摄时间,当年35岁的乔-怀特用这个长达4分52秒的长镜头展示了他非凡的场面调度能力和庞大的野心。 下面让我们从头回看这部电影。 故事大家应该还记得:小女孩布里奥妮因无知和误会作出虚假证词,导致姐姐西西莉亚的恋人罗比入狱。罗比为了出狱被迫参军,西西莉亚与家庭决裂当了护士。最后两人在现实中没有得到一直在等待的幸福。布里奥妮在悔恨中写下《赎罪》一书。 1、布里奥妮和姐姐西西莉亚的性格差异:电影开场,布里奥妮把形形色色的动物模型排成整齐的队列,看得出她非常喜欢秩序,或者说她喜欢按自己的理解让事物回归到秩序上

西西莉亚随性得多,无论是房间凌乱的摆设还是她的言行举止都和妹妹不同

2、布里奥妮创作的第一个剧本叫《阿拉贝拉的审判》

此后她一生都在等待一场缺失的审判。 3、布里奥妮书房墙上的画描绘的是一个白衣女孩渴望神圣的荣光照耀

喜欢穿白衣的布里奥妮此后也会这样苦苦等待姐姐和罗比的原谅。 4、片中多次出现玩具城堡和实景的对比:塔里斯家族的城堡和布里奥妮的玩具城堡

敦刻尔克沙滩上破败的房子和小女孩的玩具城堡

前者加剧了事件的戏剧性,偶然的事件导致了命运的突变,所有人都像玩具城堡中的棋子身不由己;后者暗指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命如草芥的士兵,列队等候撤退的他们在上天眼中就像一队玩具士兵,随时可能被命运的海水吞没。

5、萝拉和布里奥妮一起用谎言毁掉了罗比的一生。片中多次暗示萝拉谎话连篇:布里奥妮的剧本讲的是一个轻佻的女孩和心上人私奔的故事

萝拉主动要求演女主角

对应现实中她和富商马歇尔(本尼迪克-康伯巴奇最猥琐的角色之一)暗中勾结的事

后来布里奥妮在花园中阅读到的语句指责一个红发的人不可信,萝拉就是红发。

然而看这个对称构图

在说谎导致恶果这方面,布里奥妮和萝拉是一类人。她俩是导致罗比和西西莉亚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 6、在布里奥妮的描述中,西西莉亚怀疑真凶是另一个男仆丹尼

为什么出了犯罪事件后富人总把矛头对准仆人呢? 饰演丹尼的演员就是后来在《权力的游戏》中饰演席恩-葛雷乔伊的Alfie Allen

电影中还有另外两位演员后来出演了《权力的游戏》,分别是饰演艾德慕-徒利的Tobias Menzies和饰演扎罗-赞旺-达梭斯的演员Nonso Anozie

(和一美对话的海军军官是Tobias,一美的黑人同伴是Nonso)。 7、布里奥妮喜欢罗比,但是两人不可能在一起。谈话时两人隔着藩篱,罗比叫她过来是为了给西西莉亚带信

吃饭时两人面对面隔着桌子,罗比的手和西西莉亚握在一起

两人唯一一次亲密无间是布里奥妮穿着和西西莉亚同款的泳衣落水,罗比奋力救她上岸

这让布里奥妮开心不已,罗比却看出她是在假装落水,满腔怒火地离开了她。 不禁让人感叹,多少萝莉以死相逼大叔相救

《这个杀手不太冷》

多少萝莉以爱之名毁掉得不到的人

《狩猎》

8、罗比和西西莉亚在街头见面时,有一名军官从他们面前经过,当时画面右侧的士兵立即敬了个礼。而罗比经过时因为他只是普通士兵,没有任何人对他敬礼

如果不是因为蒙冤入狱,以罗比的教育程度完全可以当个军官。也许他不用上前线,也许他能去当医生,整个命运都会改写。 9、电影进行到1小时5分钟8秒左右,罗比和两名同伴登上山坡,看见敦刻尔克沙滩上破败的建筑、昏暗的残阳和等待撤退的士兵

悲哀无助的情绪在四处蔓延,罗比也渐渐陷入了宿命般的结局。

同伴的这声感叹也许指的是摩西率众人过红海,也许指的是诺亚方舟,这样海滩上等候上船的士兵列队就像电影开头布里奥妮的一队动物模型。 敦刻尔克海滩的长镜头共拍摄了5次,出现在电影中的是第3次。 在片中出现的法国城市敦刻尔克实际上是英国小镇里德卡Redcar。敦克尔克的街头景和发电机房的景在格里姆斯比码头(Grimsby Docks)拍摄。 就绝望气氛的营造来说,十年前的《赎罪》用一个镜头就还原了整个敦刻尔克大撤退:日暮时分,我们跟着罗比的脚步在敦刻尔克海滩上行走

所见之处只有搁浅的船只

船名发音像“伦敦小姐”

桅杆上呼号着“姑娘们我要回家啦”的士兵

士兵无不灰头土脸,到处都在毁灭,被焚毁的文件

齐声唱圣歌的士兵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排队挨个被爆头的马匹

一队士兵骑着马欢呼着疾驰而过

在听天由命的时候,人和马没有什么区别。 而沙滩上的娱乐设施更是神来之笔

不该出现在此处的摩天轮和旋转木马加剧了场景的荒诞感。末世狂欢中的士兵玩得越放肆越欢乐,画面中的绝望也越加深厚。 但是《赎罪》和《敦刻尔克》有一个最大区别,前者是一部剧情片,后者是一部战争片。战争是《赎罪》这个故事的背景,它夺走了西西莉亚和罗比原本可能拥有的幸福结局,也夺走了布里奥妮完成赎罪的机会。但是战争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要旋律,《赎罪》要讲的是一个爱情悲剧。 因此《赎罪》中敦刻尔克的长镜头起到的作用仅仅是交代罗比当时身处的环境,并暗示他的结局: 海滩上,一名海军军官告诉罗比伤员不能随军撤离

此前罗比在读明信片时展示了胸口未经处理的伤

为之后他感染败血症死亡的结局埋下伏笔,他作为一名伤员确实永远留在了敦刻尔克。 另一个暗示是敦刻尔克沙滩上播放的电影,那是1938年的法国电影《雾码头Le quai des brumes》,讲述的是一名试图逃离法国的逃兵最终和恋人阴阳两隔的故事。 当银幕上的男女主角接吻时,罗比和男主角一样闭上眼侧过脸。他在想西西莉亚吧

10、西西莉亚跳入睡莲花池捞花瓶碎片

她最后死在水中

罗比轻触过西西莉亚跳入过的睡莲花池水

他最后和西西莉亚一样,死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

在布里奥妮的书里,他们俩在海边幸福地团聚,追逐着浪花。

而现实中,罗比念叨的这句话飘散在了空中

Find you, love you, marry you, and live without shame

33万人回家了,罗比没有,西西莉亚也没有,真实的历史背后有无数故事没有得到圆满的结局

 6 ) 只有哀艳的战火是真的

推荐理由:整部电影哀艳的质感,以及片中那个近五分钟的长镜头。 片 名:《救赎》 导 演:乔•怀特 主 演:凯拉•奈特丽,詹姆斯•麦卡沃伊 出品时间:2007年 奖 项:第六十五届金球奖最佳影片,第八十届奥斯卡最佳配乐奖 读 家:石头花园的歌女 愁云惨淡的敦刻尔克。 有营火,有口琴,军官近距离射杀战马,旋转木马上坐着酩酊大醉的士兵。 士兵们群殴、纵酒、策马驰骋并发出印弟安人那样放肆的呼啸声,或者什么也不干,只是坐在车边茫然地搓着手,等待。 穷途末路中的等待。 《救赎》中这个致命的长镜头,它拍出了末世之感,以及末世的溃烂、崩塌和绝望。 而你知道,绝望的气质与狂欢,从来都有点相像。 其实是一部地道的文艺片。 文艺得简直要令我想起亦舒的小说来,比方说《连环》,也是庄园中性情迥异的一双姐妹,间中还有一个下人的儿子。不过,当然,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救赎》讲,妹妹布莱尼年方十三,已写出第一个剧本,日常以文学家自居,连步态都透着股文艺女青年的自命不凡。 姐姐塞西莉亚与管家之子罗比互萌爱意,终于在藏书室中暗通款曲,不料被布莱尼撞破。 而就在当晚,寄居此地的表姐罗拉被强奸,于是布莱尼毫不犹豫地指认了罗比,令他蒙冤入狱。 之后不久,二战就爆发了。 大概所有的战争都具备类似的效果,即,导致更多仓促的婚姻,仓促的死亡,还有仓促的成长。 同样地,战争使布莱尼变成了一个成年人。 她失去了锋芒,失去了十三岁那个炎夏,面孔上那种决然、傲慢、咄咄逼人、但同时又在渴望着什么的表情。 简言之,她不再锐利,她变钝了。 大概是出于对那次伪证的悔悟,布莱尼放弃了进入剑桥的机会,转而做了军队的护士——想做点真正有用的事。 但是,要等到一个少女明白在她的幻想世界之外其实另有天地,实在太迟了,至少,对于塞西莉亚和罗比的爱情来说,太迟了。 要知道麦克白夫人即使不断洗手也洗不清她的罪,因为她所做过的事,已经成了。 令我动容的是那一幕—— 清晨,法国西部曙色初动的灰蓝色原野,罗比将信件贴身揣好,低下头按一按自己腹部的伤口,它没有出血,也没有愈合。 他皱着眉头,叹气,吸一口烟,望了望远方。 配合那不知所起的薄弱的口琴声,鸟鸣,还有野地里浮动的淡蓝晨雾,真像一首诗。 正是在这里,我知道了,罗比永远也回不去塞西莉亚的身边。 一切都始于那个炎夏,躁动不安的午后。 他们曾经那么年轻,负担着夏日炽烈之光,还有自己内心复杂得不知怎么样表达才好的感情。 我想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最顶尖的侦探小说家都产于英国,像柯南道尔,像阿加莎•克里斯蒂,因为,英国人这样精致、隐忍而又暗流涌动的人性,其本身实在就太像是一个案件了。 《救赎》在第八十届奥斯卡上鲜有斩获,只到手一个最佳配乐奖。 然而大可不必墙倒众人推,即使它不敌《老无所依》的沉郁,或是《血色将至》的酷烈,至少我们得承认它的诗意。 可以说,正是这种诗意造成了障碍——片中不断的闪回,迭章复沓的叙事方式,主观视角与全能视角的陡然切换与穿插,实在很容易激怒观众。 但是老实说,这个交织了误会、嫉妒、回忆、痛悔、虚构和书写的故事,除此之外,还能如何陈述呢? 十三岁的布莱尼坐在警察面前,斩钉截铁地说,“是的,我看见他,我亲眼看见是他”,带着紧张,带着残忍的快意。 人之所见,皆是人所以为见。 从来就没有什么真相,只有曾被接受或不曾被接受的错觉。 所以,即使布莱尼为此赔上她终生的书写和终生的快乐,也无法改变现实里,曾发生过的一切 —— 法国,敦刻尔克,罗比茫然地游荡到一幅大银幕前,望着电影里男女主角的拥吻,他悲哀地掩住了自己的脸。 英国,巴勒姆,塞西莉亚正以吻封函,将情书投进红色的邮筒。 他死于败血症,她死于空袭。 而在这对情人急促并且戛然而止的生命里,从来也没有幸福的结局,只有哀艳的战火,是真的。 2008-3-9

我的公众号:逍遥兽

 短评

文艺女青年害死人

7分钟前
  • 米苏尹
  • 推荐

那哥们死的时候,我哭了。。。

10分钟前
  • 大米粥
  • 推荐

华丽的无病呻吟

13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你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奈特莉的胸有多么地平!

17分钟前
  • 劳永逸
  • 还行

打字机声是亮点。

1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给四星完全为了他们俩那个唯美的ml。

21分钟前
  • spielmann
  • 推荐

可怕的萝莉。如果还有机会赎罪,那你的罪就还不够深刻,唯有你得不到你预想的救赎,赎罪才成为可能。音乐、剪辑、画面都不错,尤其给萝莉打的主题配乐很好,然而各方面也没有让人惊喜的表现,总而言之是一个值得看到片吧。

25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看五遍还是不够的一部电影,少年时代部分的背景相当漂亮,奔跑也很好看

30分钟前
  • 宋阿慕
  • 力荐

Find you, love you, marry you and live without shame.

3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有些话说了,其实你负不了责任

35分钟前
  • 桃凉凉的鸡
  • 推荐

再次确认,一,我讨厌战争;二,我讨厌Briony类的早慧少女。

40分钟前
  • Bigteeth
  • 较差

其实最值得玩味的姐妹两个爱人的方式。稚嫩之爱是为了证明你爱我,我可以毫不犹豫拿生死当作赌注。成熟之爱是就算全世界都误解你,我也永远不会动摇对你的信任。于是妹妹一旦被伤害就会任性地反击,而姐姐却是那个一直等他come back的人。Stupid Child

41分钟前
  • 木由
  • 推荐

一段史诗般一镜到底的5分钟长镜头,两线人物无可盼望的战火消停和解时,那些暗恋、嫉妒、等待、坚持、煎熬、忏悔深埋了却来不及发芽。如果你来不及享受机位和摄影的变换,来不及欣赏美工和布景的诗意,那么至少可以花痴James McAvoy / Keira Knightley。

42分钟前
  • D I D A
  • 力荐

小孩一旦因为无知而残忍,会让人心惊肉跳

43分钟前
  • Mr Lefty
  • 力荐

我非常讨厌这种自以为是的小孩子 如果是我妹妹 我一辈子不会原谅她 因为她的虚伪懦弱自我 即使用一生来赎罪也换不来我的原谅 听到最后那句"i gave them happiness" 彻底抓狂 好意思么 无语中……参入太多个人感情了- -

48分钟前
  • seeme | 北北
  • 推荐

“一个女孩子从卧室窗外看到了她不懂的东西,可是她以为自己很懂。”

53分钟前
  • Sophie Z
  • 力荐

X教授和奇异博士的爱恨情仇。

56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小女孩根本是个变态!比较无语..

57分钟前
  • 木木示言
  • 还行

直到最后一段独白真相,才觉得故事动人

59分钟前
  • Cherry
  • 推荐

他伸手抚摸了她曾跳入的水面。

1小时前
  • 清蒸野菌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