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记录片美国2018

主演: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比尔·克林顿 奥林·G·哈奇 拉什·林

导演:朱莉·科昂 贝齐·韦斯特

播放地址

 剧照

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2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3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4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5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6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3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4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5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6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7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8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19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9 20:34

详细剧情

本片已获得2018年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并成为2019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有力竞争者。84岁高龄的美国最高法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堡是一位受到各国人士尊敬的传奇。常被简称为RBG的金斯堡大法官已经是当代文化符号。本片记述了金斯堡的人生历程。金斯堡的父亲是第一代美国移民,母亲是第二代移民。他们教给女儿独立自强的观念。金斯堡从小勤奋好学。考取哈佛法学院后,她结识了丈夫马丁。金斯堡之后成为著名的女权律师,在争取美国女性平等的工作、教育和发展权利方面有杰出贡献。她的丈夫一直非常支持她的事业。夫妻俩并肩拼事业、为公益,并抚养大孩子。金斯堡在1993年被克林顿任命为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在特朗普时代,立场中立的金斯堡被看作是秉公平权的一盏明灯。经历了丈夫患癌症以及自身两次患癌症等困难,金斯堡仍然坚守岗位,永不退缩。在当代美国金斯堡不仅是律政传奇,更成为了大众文化的偶像。年轻人将她的头像穿在T恤上、背在包包上,甚至纹在身上。她所代表的勤奋自强和坚持正义的精神也跨越国境影响了全世界。

 长篇影评

 1 ) 纪念RBG,感谢她

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截图

1.成为淑女,意思是不要让无谓的愤怒等负面情绪占据你的心灵;保持独立,如果你能遇到白马王子并一同度过余生,那当然好,但必须学会独立生活;

2.女人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职业女性,她的工作都和男人们的同样重要,而非比寻常的优秀男人会认同并支持这一点;

3.真正自信的男人不会视女人为威胁,无论她多优秀。他会发自内心欣赏她爱她,允许她自由自在地展现所有聪慧;

4.“好女孩不会与他人争论”“好女孩不会提出要求”,这种观念是很糟糕的。任何人都可以提要求,无论男女;

5.现今的性别观念将女性在职场受到的不公美化为对女性的“保护”,它们让女性被禁锢于低人一等的社会地位中。女性需要的是公平的社会环境,而不是什么“保护”;

6.我们不求女性能获得什么额外的好处,我们所求的仅仅是,让男人把他们的脚从我们的脖子上挪开;

7.我们的社会中,真正的变化,长久的改变,都是一步一步实现的。所以我们不怕将我们的辩论重复千百次;

8.性别歧视的广泛性和严重性,体现在,基于性别的歧视,伤害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9.真正的爱是会持续一生的。

纪念RBG,感谢她。

 2 ) notorious RBG

“臭名昭著”的ruth bader rinsberg何以使得有人愿意为她撰写书籍与拍摄纪录片。作为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她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为什么她成为了美国法律的象征与精神,这些问题的答案无法仅仅从一部纪录片中予以获取,但是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在关于女权、法律的价值与家庭的意义方面产生了一些思考。 RBG作为康奈尔大学毕业的女性,在她那个年代是非常特殊而了不起的,在她们的学院里加上她一共有九名女性,其他一百多人全部是男性,除了人数上的劣势,在奖学金、就业等各个领域她处处受限,然而作为女权斗士她从来没有放弃。仅仅从外表来看,她很温柔并且安静,但她的内核却是强大的,作为推动美国女性法律地位不断上升的女法官,她用自己的专业、坚持、权威为美国女性开辟出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她的努力和勇气,美国女性的平权之路不会走得这么顺利。时至今日,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女权运动一直在进行,包括谴责性侵女性的运动me too也在做着各类宣传,然而,在平权的路上女性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至于女权的概念,我个人的理解是,它并不是要彻底颠覆男权社会,而是要颠覆人们的认知,从而使女性可以拥有与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只有女性才可以投身女权运动,可以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加入了女权运动。人类的文明走到了一定阶段,它要求或者它必然带来人与人之间追求平等的欲望,所以未来女性的地位会进一步得到提升。RBG不仅仅为女权而斗争,她也为任何一个不公平的、不公正的案件中的受害人而斗争,并且八十多岁的她为了继续在美国最高院任职而进行健身活动,这是令人倍受鼓舞的事情。 作为法律人,RBG用法律的手段,通过深刻而准确阐释法律的价值来为每一个她经手的案件的弱势一方(受损失一方)争取权力。法律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追求公平与正义,这两个是最为重要的,至于其他价值必须为公平正义让步。在市场经济时代,如果为了追求效率而牺牲了公平正义,这断然是得不偿失的。法律条款虽然不能轻易变更,但法官却必须用公平正义作为价值取向从而去解释法律,运用法律。法官与法律条款之间不是一种简单机械的关系,要是谁以为法官只是生搬硬套法律条款的人,那显然他不了解法官的工作。一个法官,她不仅仅是专业法律人,同时她也应该是了解人性并且怀有怜悯之心的人,法律虽然总是带着无情的面具,然而法官却应该以公平正义为导向,带着悲悯之心去维护弱势一方的权利。当然,我明白,在这个阶段,追求这样的效果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我相信未来在法治思维与法律权威的引领下,我们会迎来更加公平与正义的社会。 RBG最幸运的不是成为美国最高院法官,而是在康奈尔大学时遇到她的终身伴侣。她的丈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税务律师,不仅仅爱她,并且把她当做与自己一样出色的法律人来看待,他接受她所有的一切,并且始终以她为荣。在她被任命为大法官时,他为了支持她的事业而主动辞去纽约的工作随她搬迁到了华盛顿。他们互相尊重与爱护,彼此价值观一致,并且都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这种家庭理念使得他们的孩子也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我个人认为大多数出色的人物背后必然有一个或者强大或者紧密团结的家庭作为支撑,并且家庭的价值观念对于一个人的人格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父母能够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金钱或者房产,而是教育与思想。

 3 ) 臭名昭著RBG,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RBG无愧是全民偶像,她是一个时代女性的精神领袖,是狂欢的娱乐盛宴之后,理性的灰烬镌刻的文化符号。Be a lady and be independent,之于我们,之于RBG,不仅仅是一个标语,一个座右铭,而是切切实实有筋骨有血肉的人生演绎。言辞的力量在于其理性的内核和它捍卫的价值,安静温和的RBG总是在平和的语调之中击中问题要害,气场无敌太有魅力。在观影过程中,忍不住为Ruth和Marty的爱情数度落泪,尤其是读到Marty 临终前的肺腑之言: “你是我一生中唯一爱过的人…见证你一步一步走到了法律世界的巅峰,我真的开心极了。从五十六年前我们在康奈尔相识的那天起,我便从未停止对你的欣赏与爱慕。该是我和生命告别的时候了……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少爱你,一分一毫。” 她哽咽地读完了他临终时留在病床前的信,然后继续奔走在为两性平权与解放奋战的前线。她被写进“臭名昭著”的饶舌里,她的面庞嫁接在神奇女侠的盔甲上,她被印在新时代青年的衣服上作为信仰标志,她八十岁出演歌剧,她与同自己政见迥异的大法官成为挚友并在大象上合影,她的炸鱼给儿女们留下不小的心理阴影从此被“禁止”踏入厨房,她坚持做俯卧撑和浏览艺术博物馆,她两次罹患癌症并战胜病魔,她在工作日工作到凌晨周末补觉,和我们一样。notorious RBG,what a life!

 4 ) 硬骨头的弱女子

“女巫”,“恶人”,“女魔头”,“她是最高法院的耻辱”,“她是世界上最卑鄙的人”,“那个女人就是一具僵尸”。以上是一个又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点评,语气充斥着深恶痛绝和不屑一顾。看到这里时,我突然觉得很好笑,这些话和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疯婆子”,“荡妇”,没有什么两样。在男权社会,若想对女性进行打击,再简单不过,屎盆子先扣为敬。

紧接着,她娓娓道来:“我不是要为女性争取优待,我只要男性同胞们把踩在我们脖子上的脚挪开”,慢条斯理中渗着坚定不移。

她是“臭名昭著的RBG”,是美国最高法院的首位女大法官,于耄耋之年成为美国Ikon。她毕生都在为“女权”努力,正如她所言,并非为女性争取特权,而是平权。

她代理的每一个诉讼案件,都足以说明她的立场、格局和慈悲心。她的诉状文辞严谨,掷地有声。

Mr. Chief Justice and may it please the Court:Women today face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as pervasive and more subtle than discrimination encountered by minority groups.

尊敬的首席大法官,请允许我在庭上做出如下表述:今日的女性,正在遭受来自职场的歧视,跟少数族裔遭受的歧视一样普遍,且更难察觉。

Sex classifications imply a judgement of inferiority. The sex criterion stigmatizes, when it is used to protect women from competing for higher paying jobs, promotions.Itassumes that all women are preoccupied with home and children.

对性别的区别对待,暗示着一种对优劣的判断。现今的性别标准污名化女性,它被用来确保女性不得竞争高收入的工作,无法晋升。它认定女性生来要服务于家庭和育儿。

These distinctions have a common effect: they help keep woman in her place, a place inferior to that occupied by men in our society.

这些区别对待造成了同一种后果,它们让女性被禁锢于低男性一等的社会地位之中,

此时画面中只是一个空无一人的讲台,但你却能通过她的声音感受到她的力量。

她为一位男子打官司,谋取原本属于女性的“特权”——“母亲保障金”,本质是单亲家庭的社会抚养金。

这位男子的妻子因羊水栓塞离世,他决定全职抚养孩子,去当地社保局沟通,却发现该“社会抚养金”只针对女性发放,而当时的美国社会,市面上基本都是男性劳动力,所有这些福利金基本都来源于男性的纳税,最后他们却无法从中为自己谋福利。

而当时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中,全为男性,且为特权阶级男性,他们无法了解一位普通的男性承担“家庭煮夫”角色时要面临的问题。RBG接下了这个案子:

For the eight months immediately following his wife's death, Stephen Wiesenfelddid not engage in substantial gainful employment. Instead, he devoted himself tothe care of Jason Paul.

在他妻子去世后的八个月里,斯蒂芬·维森菲尔德没有参加任何可获得实质性报酬的工作。他选择了全身心地照顾儿子杰森·保罗。

这个案子是性别歧视反噬歧视者的案例,性别歧视会伤害每一个人,包括被歧视者和歧视者。这个案子最终以男性获得“社会抚养金”获胜。

她抓住每一个机会,为争取男女平权而努力,有人称她为“硬骨头的弱女子”。她的所作所为,在“歧视女性派”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女性多为家庭主妇,而她的老公却选择站到她的背后,照顾她的生活,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她内敛寡言,他外向活泼,当同样为哈佛法学院毕业的他被问及有没有给过妻子什么意见时,他巧妙而又幽默地回答:正如她不会在厨艺这块给我建议一样,我也不会在法律方面给她建议。

看完这部电影《大法官金斯伯格》,很容易让每一位支持男女平权的觉醒分子相信爱情,只不过这样的伉俪深情,可遇而不可求。

这部纪录片除了一个女人对事业和社会的热爱,还有理想中的爱情,琴瑟和鸣。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一段时间的美国历史,大法官绝佳的衣品,甚至作为语言,你都可以闭着眼听纪录片的声音,感受大法官诉讼状的语言魅力,如果恰好你对翻译感兴趣,还可以对比看一下字幕翻译。

这部纪录片和这个女人,值得你坐在屏幕前,花90分钟。无论你是男还是女。

 5 ) 几个有趣的片段

上周看的RBG,虽然是纪录片但是片子看着一点也不闷,很多地方还颇有笑点。全片的主题挺统一的 - 就是RBG为男女平等做出的贡献。写几个我记得的点。

- 印象特别深的就是说她非常shy从来不small talk。在电影里也可以看出来,她真的是很shy,作为一个法官,面对镜头特别害羞,摄像机拍的时候她眼神基本都是落到别处,很少会看镜头。她儿时的朋友回忆她,说她是个deep thinker。跟其他的女生不同,从来不chitchat。 她法院的同事也说她从来不small talk,有个跟她共事很久的同事还专门回忆了一下,说的确从来没有过。 这一点我是印象最深刻的。因为作为一个社恐,我对美国人small talk真的是深恶痛绝。还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个同事去跟客户开会,俩客户先到了,都是我第一次见,我同事去走廊接另外的客户了,结果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拖了十分钟吧才到。所以就我和客户在会议室里面面相觑,太尴尬了。我只好老实说我实在不会small talk,俩客户愣了一下就开始自顾自聊天了。我就在旁边陪笑听着,等我同事回来我已经心累到不想开会了。作为一个从事外向型职业的我,经常会为自己的内向和紧张感到自卑,所以当我知道不会small talk的RBG最后也成为最高法院的法官时,真的是感到备受鼓舞,当然前提是要技术过硬。

- 还有说她和她老公一起上的法学院,她比她老公低一级。第一年她生了娃,结果好像第二年她老公就诊断出癌症。然后她的日常除了带娃,照顾老公,自己应付法学院的功课以外(那可是哈佛的法学院),还要帮老公辅导功课,记笔记什么的。所以每晚只睡两个钟头,就这样第二年还进了law review。这个schedule真的是女超人了。看老太太现在年纪也挺大了,精神头也还是不错的。所以说晚睡也并不一定会有问题啊。

- 老太太还特别幽默。她说她本科是cornell的。 说那个年代没有比cornell更适合女生念的学校了。说男女比例四比一,还说要是你在cornell都找不到老公,出了社会肯定就更没指望了,那就肯定只能单身一辈子了。从她嘴里说出来这个稍许政治不正确的话显得更加俏皮了。

- 她还说她第一个学期的约会对象从来没有重样的,直到遇到了她老公Martin。然后就是一路虐狗的甜蜜事迹了。话说第一任女性的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Sandra OConner也是跟老公恩爱几十年,互相照顾。其中提到Ruth因为特别害羞不擅长社交,而且为人比较严肃,而她老公Martin是纽约有名的税务律师,人风趣幽默,社交很广,所以她之所以能提名大法官,都是她老公各方面打点宣传她,到处跟人宣传她的结果。

- 还说当时她从纽约搬去DC上班,所有人都问她怎么从DC和NY之间通勤的问题,因为大家都没有想过会是男方牺牲如日中天的事业跟她搬到DC。在当时的人看来理所当然就是女的应该为了家庭牺牲事业。

- Ruth法学院毕业找不到律所的工作-当时律所都不招女的(OConner当时也是,斯坦福法学院毕业以后也找不到律所的工作,所以在家当了八年的家庭主妇)最后没办法去了大学教书。当时的社会现状就是女的工资比男的低是天经地义,因为当时人们的想法是你能有工作就不错了,you should feel glad even be here (巧的是我前一段时间看一篇说华尔街女的拿的工资普遍比男的少的文章也提到了这点)。然后如果女的工作时候怀了孕,雇主可以合法解雇她。(之前单位跟我一起入职的一个从非洲来的女生,她就是拿到full time offer以后还没入职前怀孕的,她跟我说当时她就非常忐忑公司会收回offer,因为在他们国家,这是经常发生的事,还有的单位会在入职前要求员工签合同保证说入职以后X年内不会怀孕。)

- Ruth在大学教书的时候,有一个平权的组织找上了她,叫做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ACLU),因为看中了她在法律方面的才能。因为美国是判例法国家,简单来说,如果最高法院裁定了遇到A这种情况下就判B,那么以后低级的法院都需要按照这个先例来判案子。所以很多社会的组织,为了推广他们的理念,就需要在最高法院有支持自己理念的判决。而最高法院每年收到成千上万从各地法院上诉来的案例,只能挑选几十到上百个案例审判,挑选的标准就是这些案子是不是最典型的,对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案例。所以这些社会的组织就需要由此挑选最高法院最有可能选中的,自己这方又最有可能赢的案子(美剧the good wife中也提到了共和党人为了推广反对堕胎和同性恋在全国选典型案例的情节)。而Ruth在七八十年代,打了一系列这方面的官司,深深改变了美国平权的历史。她接的这些案子,其中有六个被最高法院听审,然后她赢了其中的五个。

- 还有一个情节是说她因为年纪太大了,身体也不大好,所以很多人希望她早点退休,这样民主党才可以提名一个比较偏左派的大法官。这里的背景是,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只有九个人,而且都是终身制,只有死了,或者宣布退休,才可以补上。而总统有权提名大法官的候选人。当然总统会提名与自己党派理念接近的大法官。所以如果她在奥巴马在任期间退休,那么奥巴马就可以提名大法官了,而如果她不幸在trump在任期间退休或者挂掉的话,trump就可以提名大法官候选人,进而影响各方面社会的进程和议题。因为大法官比较稳定,一般任期都好几十年,所以很多总统在任期间都没有机会提名大法官的候选人。影片也讲到,现在美国最高法院比较偏保守也就是偏右,本来Ruth算是中间派,但随着其他人越来越右,她在最高法院的地位就显得越来越左了。最高法院一共有九个人,所以判决的意见采用多数派意见,多数派意见派一个人写判决书,而少数派也派一个人写反对派意见。叫做dissenting opinion。随着最高法院越来越偏右,Ruth变成少数派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影片最后截取了好几个她写的反对派意见的摘录,有些言辞非常激烈。可以看到不光是在全球其他地方,最近几年在美国也经历着平权的倒退。

- Ruth自己得过两次癌症,感觉身体颤颤巍巍的。所以影片最后不光讲了她在popular culture中是怎么忽然红起来,变成了一个流行符号的,也拍了一些她为了复健在健身房的片段。她萌萌的穿着一个super diva的Tee,然后做push up,竟然还能晃悠悠的做20个。她以前的朋友,看着身体比她硬朗的多的俩老太太都对她特别佩服,说她们要是做这个,趴下肯定就起不来了。别说这些老太太了,就我push up做baby push up最多也只能做五个。望天ing。。。。。。

 6 ) 努力的偶像

RBG在年幼时受到的犹太家庭教育真的是无可匹及。本人坚韧,认真,努力,善良,正直,真的是汇合了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非常牛逼的老太太。

如果我是自己的父母,那么我可以给自己的教育和告诫是什么呢?我是否可以正面引导自己,给予自己足够的爱,时时提醒自己的人生方向?从这点想,我做的还不够好。

 短评

为女权奋斗了一生的学霸。这才是真正的实打实的为性别平等做出了毕生牺牲的女权捍卫者。notorious RBG!

6分钟前
  • 包子岛
  • 推荐

最大的震撼是:女主真的很会穿衣服选首饰啊!

11分钟前
  • 玑衡
  • 力荐

才知道这部纪录片的中文名是【女】大法官金斯伯格…简直像男总统特朗普一样讽刺

15分钟前
  • hanavi
  • 力荐

RBG讲起来她小的时候,母亲对她的教导,“be a lady, and be independent.”听RBG讲当年她老公是跟她约会的人中唯一一个真正觉得她是个有脑子的人的人。想起我法学院时的一个教授,Jeanne Charn,她也跟我讲说她当年(五十多年前)在哈佛法学院成绩优异,男生们却仍将她当作没有脑子的花瓶一般,只有她丈夫appreciate that she's smart,我当时听了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现在想想,她比RBG年轻一些但也差不太多,应该当年的环境真如此吧。为什么我们要愤怒,为什么我们要抗争,为什么我们不能平平和和地接受、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办公室小白领生活,因为我们的今天都是曾经的女权斗士们奋斗而来的,而如果我们不战斗,世界也许会倒退呢。

17分钟前
  • 阿依达
  • 力荐

我想这片子,能鼓励1个中国人愿意为性别平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都是功德。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难,一定要相信有些东西是值得付出的。

18分钟前
  • 奶奶徐
  • 力荐

两个take away:作为女人今天能够去大学里读书,在大公司里上班,要求升职加薪,要求离婚,要求抚养权,起诉家暴婚内强奸,这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权利,除了更加努力地推动男女平等和更加珍惜这些机会做到真正的女性独立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回报为之努力的前辈们;一个内向又寡言少语的人,一样可以在职场上走到高位,一样可以有很大的建树,即使是在美国这样一个看重social的社会,最重要的永远是业务能力,并学会如何有条不紊地表达自己。

21分钟前
  • 僧人悟净
  • 力荐

原来一个人可以如此安静优雅地对抗世界啊

22分钟前
  • 晴晏
  • 力荐

她本人就像甘地一样,安宁稳定富有智慧,有时候觉得这种外柔内刚的气场反倒比激进派更具有影响力。想感叹一句,人家的法律体系太TM先进了,男女工资不均、学校录取性别比例不均都能打到最高法,直接影响法律的修订,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加之她自己是个法律天才,幽默温暖富有的老公是人生的神助攻,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notorious RBG

27分钟前
  • 平平无奇小天菜
  • 力荐

简要介绍梳理了RBG的人生,爸爸是第一代移民,妈妈是第二代移民,妈妈从小就告诉她be a lady and be independent,让她受益终生啊!父母对她的呵护与培养。她与老公的琴瑟和鸣,老公对她事业的支持,对她才华的由衷赞美,为她游说,病重前给她写信让她原谅她不得不离开了(令人潸然泪下),这是最美好的婚姻啊,俩个人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老公会拉着她早点下班,好好休息,做好饭。RBG能成为大法官,是她和她老公还有女儿儿子共同的努力。介绍了几个由RBG参与的美国男女平权重要案件,同薪同酬、男女平权、住房补助。就像RBG最常引用的那句话,我不是想女人权利高于男人,我只想让男人把放在女人脖子上的脚拿开。每天坚持运动,衣服领子好漂亮啊!她是美国自由派的保护人,美国宪法的捍卫者!不是她不退休,她是为了美国保守派自由派实力均衡,她才坚持

32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力荐

RBG和她丈夫都无比无比优秀,可是不要忘了,若是没有70年代上街的那些妇女,她绝对不可能当上大法官。所以,我们必须相信,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改变世界,虽然只是一点点。

35分钟前
  • phoebe
  • 力荐

把RBG的判例找来看了看 文字好精妙 Language is power

39分钟前
  • 点金
  • 力荐

鲁斯与马丁的婚姻美好到足以哭出五个鼻涕泡,真正的琴瑟和鸣世间难遇。

4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学法律的会觉得太浅,但对大众来说娱乐性刚刚好。“臭名昭著”的RBG,性别为本的RBG,很难想象她枯瘦的身体下有着如此坚定的平权信仰,在美国最高法院越来越右倾的年代,用一份份少数派报告发出“我反对”的声音。是女权更是平权,充满人格魅力的纪录片。

4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Be a lady. Be independent.” A living legend, an inspiring woman to all humans.

47分钟前
  • 阿蕭
  • 力荐

中文标题里面的“女大法官”有点画蛇添足,尤其那个“女”字

50分钟前
  • п,已限流
  • 力荐

她说母亲有两点很坚持。一be a lady:不要被愤怒这种无用情绪所控,要用理性思考问题;二be independent:你可以嫁给王子从此幸福生活但仍要保持自己。另一细节是所有熟识她的人对她的评价中有一点共同的是no small talk,其中一人还仔细回想了下:嗯,从来没有!

55分钟前
  • simonfaye
  • 还行

"Be a lady and be independent." VMI那段看到热泪盈眶,女性主义的实质就是平权主义,用男性受性别歧视的案子在一帮老顽固面前argue平权太高了!美好的婚姻对双方事业的作用不可低估。从Cornell开始一生的征程,至今仍在谱写传奇,RBG安静温柔又饱含力量的模样令人动容。 "I dissent."

56分钟前
  • Alaric
  • 力荐

真的是极富个人魅力的一个人,难怪在美国这么受欢迎。本来确实不理解她为什么还不退,看完这片只盼notorious RBG还能再战几年,争取撑到Trump下台吧。另外她的丈夫也很有趣,可以说是人夫典范了。

59分钟前
  • 鼠斩车田万齐
  • 力荐

“女权主义者都是丑到嫁不出去的蕾丝边,要么就是婚姻不幸的老巫婆“?”RBG很响亮地抽了那些人一个嘴巴子。不要让年龄、性别、容貌、出身这些东西定义你,用自己【做的事情】来定义自己,花几十年将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形成的合集,那就是你。说真的,一个人的生命质量,的确取决于她的能量和精力。而找到自己认同的意义感,是源源不绝滋生能量的关键。至少,它让你愿意活着,并做个【有用】的人。RBG伉俪的佳话,或许会让许多女孩子对婚姻和伴侣这件事更期待也更执着。但我觉得它恰恰说明,好的婚姻,价值观同步有多多多重要,遇不到这样的伴侣(99.9999%遇不到也求不来),最好抱定独立独身。Gloria Steinem 站了好几次台,作为女权科普片,总之看得一本满足。

1小时前
  • 匡轶歌
  • 力荐

无数次眼眶湿润,no small talk,偶尔睡2个小时,几乎不记得吃饭,勤勤恳恳工作几十年,铁人般的精力和意志力,真正的大美女学霸,不负淑女而独立的一生。

1小时前
  • 看狐狸的猫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